【全球独家】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揭示植物抗虫分子机制 让水稻抗虫又稳产
(相关资料图)
新华社武汉6月16日电(记者李伟、熊翔鹤)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何光存教授课题组首次鉴定了一个被植物免疫受体识别的褐飞虱唾液蛋白,揭示了水稻抗褐飞虱分子机制,对于培育高产、抗虫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在线发表。
褐飞虱是水稻生产中发生面积最大、造成损失最重的害虫之一,严重危害我国及世界水稻生产。“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褐飞虱产生抗药性。培育抗虫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防治害虫的手段,但植物抗虫的分子机理却一直不明。”何光存说。
课题组前期克隆了抗褐飞虱基因Bph14。本次研究以含有该基因的抗虫水稻为对象,第一次揭开了害虫取食与植物反取食的分子机制。
研究发现,褐飞虱分泌的唾液中含有一种BISP蛋白,会抑制水稻的基础防御反应,使普通感虫植株更易于褐飞虱取食。而在含有Bph14基因的抗虫水稻中,BISP进入细胞后会立即与BPH14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而被识别,激发强烈的抗虫反应,阻止褐飞虱的侵害。但强抗性的持续激活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导致产量下降。
“因此需要精细调控才能维持水稻抗虫性与生长发育之间的平衡。”何光存说,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BPH14能通过选择性自噬受体OsNBR1自噬降解BISP,有效控制水稻细胞中的BISP及抗性水平,使细胞尽快恢复生长。
Bph14是目前育种应用最广的抗褐飞虱基因,BISP-BPH14-OsNBR1三蛋白互作调控植物抗虫反应分子机制的发现是植物抗虫领域的重大进展。
多位国内同行专家表示,这一新机制的阐明,对水稻抗虫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在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实现抗虫育种的新策略。
原标题: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揭示植物抗虫分子机制 让水稻抗虫又稳产
值班主任:李欢
责任编辑:鞠月芹下一篇:最后一页

【全球独家】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揭示植物抗虫分子机制 让水稻抗虫又稳产
舜网社会频道发布各类社会新闻,社会万象第一时间呈现。
2023-06-16
世界热点评!北约东扩最终目的_北约东扩最新成员
北约东扩最新成员是:2004年3月29日北约第五次东扩,爱沙尼亚、拉脱维
2023-06-16
多措并举护航中考 南京鼓楼警方“静音”护考在行动|世界观天下
2023年我市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将于6月17日、18日举行,为确保中考顺利进
2023-06-16
《地铁跑酷》开发商 Kiloo Games 宣布倒闭,游戏爆火却卖出版权 时讯
IT之家6月16日消息,丹麦游戏开发商KilooGames的设计总监ThomasFrøhlich近日
2023-06-16
2023年高考一本分数线一般是多少?多少分能上一本大学?
无论新模式怎么改变,总分还是750分,而一本以上院校对于同学们分数的要
2023-06-16
微信小程序加盟 微信小程序加盟招商范本)
这是个真正的骗子!他还弄了个万户侯小程序,全国骗加盟费,加盟后就不
2023-06-16
环球快讯:雪莱特:证券简称自6月19日起变更为“星光股份”
公司证券简称由“雪莱特”变更为“星光股份”,启用时间为2023年6月19
2023-06-16
最新出炉!6月16日沪深股通净流入105.46亿,其中8.791亿都买了它
每经AI快讯,6月16日,沪指上涨0 63%。北上资金今日净买入105 46亿元。
2023-06-16
天天消息!白鹭公元与永升·滨海城房价涨跌预测~北方人怎样在澄迈县买房?
白鹭公元与永升·滨海城房价涨跌预测~北方人怎样在澄迈县买房?海南澄
2023-06-16
全球通讯!公益科普视频画展举行 多样作品诠释罕见病群体人生体验
中新网上海6月16日电(记者 陈静)“万分之一的遇见”——阳光科普公
2023-06-16X 关闭




X 关闭
- 最新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名单:全国现有高中风险地区15+64个(统计时间:5月19日6时)
- 北京疫情最新消息|5月18日北京新增50例本土确诊病例和5例无症状感染者
- 上海疫情最新消息|5月18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2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37例
- 郑州限号|今天是2022年5月19日,郑州限行尾号是4和9
- 发码总数超68万!郑州市“场所码”覆盖精度再提升
- 郑州发布100号通告:调整封控管控区域
- 【“郑”在抗疫】郑州互联网企业开展爱心购瓜网络公益活动
- 10岁顽童因“想妈妈”爬楼顶,暖心民警化身“心理医生”解心结
- 洛阳馨悦社工:以微薄之力让社区更安全
- 平顶山新华区对4名违反疫情防控有关规定人员依法处理